课程列表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89444 更新时间: 2017年11月07日 欢迎参加《道德经》双学修系列讲座新安百姓讲堂在2017年伊始特策划推出“《道德经》双学修系列讲座”。这个系列讲座由安徽国际老子文化交流协会、安徽省图书馆、中科大中华文化大学联合举办,是系统学修国学经典的新探索。内容:播放经典诵读录音、白话解读释义、结合事例讲解,每次讲解五章左右,共十六讲,现场赠送原文手册。特点:1、时代性。以中华文化大师张岱年思想为引领,古今之道双学修;2、权威性。以道家大师陈鼓应解读为基调,天人之道双学修;3、系统性。十六次讲座系统学修《道德经》81章内容,刚柔之道双学修;4、大众性。以“百姓日用即道”为落脚点,体用之道(理论与实践)双学修。主讲:以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为首组成教学团队,资深教授授课。时间:1月14日下午3点—5点(以后每月第二周的周六进行,个别时间调整预先通知)地点:省图书馆主楼四楼报告厅欢迎广大读者、家长以及孩子们与专家一起品读经典,领会先贤智慧,感受中华古典文化魅力。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10262 更新时间: 2017年01月09日 关于“中华文化大学堂”第四十三次讲学活动的通知 改革深化,呼唤新哲学新文化思想;国学传播,呼唤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是当前中国哲学与文化深化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此,特举行“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展现诸多当代著名中国哲学家富有启发的创新理论和思想。 专题报告:中国新哲学新文化报告会 主持人:刘仲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发言人:中国科大哲学研究方向博士生、硕士生 报告会内容:介绍评论当代著名中国哲学家的新哲学新文化思想 报告会时间:2017年1月3(周二)9:00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6年12月29日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7886 更新时间: 2015年10月27日 关于“中华文化大学堂”第三十八次讲学活动的通知 当前,国学教育的热潮正在兴起,各种讲法五花八门,有的只讲枝末而丢根本。怎样把握国学的精髓,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升国学教育的境界层次,是促进国学教育健康、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次讲学活动与安徽省老子国际交流协会联合进行,有三项内容: 1、专题讲座:康熙“学达性天”与国学教育提升 主讲人:刘仲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专题讲座:中国传统文化与徽雕艺术 主讲人:查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传人、安徽徽州三雕传承艺术馆馆长) 3、中华文化大学艺术团等小节目演出 欢迎广大师生和各界中华文化爱好者参加。 讲座时间:10月18(周日)14:30; 讲座地点:东区水上报告厅。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5年10月14日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44048 更新时间: 2015年09月23日 欢迎选修中西会通哲学课程!新哲学新文化等你参加老课程:“中西哲学史导论”(课程编号PL25203),一门开设了十几年的研究生课程,向全校研究生开放,是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其他各领域研究生选修课。新方式:本学期将与中国科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与国际最大的慕课(MOOC)平台Coursera合作,在教务处、研究生院、图书馆的支持下,录制“中西会通创学入门”慕课课程,欢迎有文化、电子、写作、艺术等才能的同学参与。主讲: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仲林教授等时间:9月16日起,每周三上午8点开始地点:东区第一教学楼203教室(4节,课程2学分)。在研究生院支持下,本课程作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一个项目,与开放性的中华文化大学堂之文化修养结合,以中国的“道”和西方的“逻各斯”为主线,着力探索中西会通的新哲学、新文化。内容包括以下两大部分:一、以中西会通哲学四大基础内容:①形上学(本体论、宇宙论),②知识论(认识论、方法论),③价值论(伦理、审美、求真等价值),④境界论(修养论、智慧论、);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国新哲学(创学)的理论建设与大众实践。咨询信箱zhwhdx@126.com中华文化大学网http://zhwhdx.ustc.edu.cn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5885 更新时间: 2015年07月07日 关于“中华文化大学堂”第三十七次讲学活动的通知当前,一个学修中华文化的热潮正在兴起,各种讲法、学法五花八门,怎样把握中华文化精髓,坚持正确的学修方向,是促进中华文化“学修热”健康、深入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次讲学活动有三项内容: 1、专题讲座:入门正、立志高的中华文化修养 主讲人:刘仲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中华文化大学新学员入学及师生代表发言 3、中华文化大学艺术团等小节目演出 欢迎广大师生和各界中华文化爱好者参加。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5-06-23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20028 更新时间: 2015年05月18日 2015年春季课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既要“入其内”,又要“出其外”。“入其内”,就是要从“道”的高度了解体会易、儒、道、禅的精华。“出其外”,就是要用“创”的思想,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守旧面,确立以“创”的精神为代表的时代主旋律。古今会通,内外一体,我们就能发现一个以“道”为最高追求的完整的中华文化。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32043 更新时间: 2014年11月06日 《中华文化精修入门》是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仲林教授编写、面向中科大学子和社会大众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门课程。课程定位是“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即不仅传承先哲“志于道”的传统,而且要开启“创”的新命;不是仅仅少数人参与,而是惠及百姓大众的同修共进。在目标上“守明德悟道之向”,在理论上“走综合创新之路”,在实践上“行百姓日用之学”。本课程不是简单的经典诵读、国学培训等“小学”模式,而是着眼于聚焦中华文化精髓、放眼中华文化整体的“大学”模式。这个“大学”可以用经典《大学》开篇的一句话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及我们创建的中华文化大学,持续彰显人的光明正大德性,造就无数新人,使中华民族和我们个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 主讲教师:朱荣智 刘仲林 人气:7675 更新时间: 2014年11月06日 时间:2014年3月16(周日)下午2点30分 地点:中科大东区水上报告厅本次讲学活动有两个主题:一、由著名中华文化学者、台湾元培科技大学朱荣智教授作“放下的智慧”专题讲座,朱教授认为:“放下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贪求;放下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奢望;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放下生命的多余”,“摆脱烦恼的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二、两岸对话:“中华文化传承前瞻”。中华文化如何传承发展是两岸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次对话将由台湾朱荣智教授和大陆刘仲林教授作主对话人,与现场观众互动,共同探讨复兴中华文化的道路和方法。在校领导关怀下,作为“现代书院”升级版的“中华文化大学”正在实践探索中前进,继“大学堂”、“大学网”后,作为文化大学基础课程的“中华文化精修入门”正式纳入中科大网络课堂,即将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详见“中华文化大学网”(http://zhwhdx.ustc.edu.cn),或中科大网站首页“网络课堂”。 主讲教师:刘仲林 人气:38297 更新时间: 2014年11月08日 《中华文化精修入门》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仲林教授编写、面向中科大学子和社会大众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门课程。课程定位是“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即不仅传承先哲“志于道”的传统,而且要开启“创”的新命;不是仅仅少数人参与,而是惠及百姓大众的同修共进。在目标上“守明德悟道之向”,在理论上“走综合创新之路”,在实践上“行百姓日用之学”。本课程不是简单的经典诵读、国学培训等“小学”模式,而是着眼于聚焦中华文化精髓、放眼中华文化整体的“大学”模式。这个“大学”可以用经典《大学》开篇的一句话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及我们创建的中华文化大学,持续彰显人的光明正大德性,造就无数新人,使中华民族和我们个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 |
讲座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