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现代学者的文化抉择:以胡适为例
|
教师介绍
人物简介
孟彦弘,1966年生。祖籍山西襄垣县。1984—1991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1991—1994在北京师范学院(毕业时易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攻方向为隋唐史。1994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
论著目录折叠
(2004年以后成果)
一、著作
《天圣令·关市令附捕亡令》(校勘整理),《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中华书局,2006年。
二、论文
1.《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年3期。
2.《释“事”》,《吴简研究》第2辑,崇文书局,2006年。
3.《唐代的驿、传送与转运》,《唐研究》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天圣令·关市令复原研究》,《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附,中华书局,2006年。
5.《天圣令·捕亡令复原研究》,《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附,中华书局,2006年。
6 《从〈具律〉到〈名例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7.《唐代过所的“副白”、“录白”及过所的“改请”——关于唐代过所的一个侧面》,《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二、书评与其他
1.《抉发真相 探幽显微》——《读〈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5期。
2.《评于振波〈走马楼吴简初探〉》,《吴简研究》第2辑,2006年。
3.《宁可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研究》,《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 本讲教师:孟彦弘 课程介绍
关于“魅力人文-兴业讲坛”暨“英才论坛”之孟彦弘研究员报告会的通知 作为“魅力人文-兴业讲坛”暨“英才论坛”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彦弘研究员将作客科大,做题为《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现代学者的文化抉择:以胡适为例》的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讲座时间:2015年3月26日(周四)19:00; 讲座地点:东活五楼国际学术报告厅。 图书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基金会 2015年3月24日
|
致谢:本课件的制作和发布均为公益目的,免费提供给公众学习和研究。对于本课件制作传播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作品或作品部分内容的著作权人以及相关权利人谨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