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概念,简史,原理和目标
|
教师介绍
![]() 本讲教师:胡耀武 课程介绍
主讲人简介:胡耀武,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入选“2019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艺术与人文)。研究方向为生物考古,重在人(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NA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Antiquity, Archaeometr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等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发表了论文。
内容简介:上世纪70年代末以降,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材料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学和生物考古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外学界常将其定位为分析技术,从未从学科层面予以考虑和重视。基于同位素分析的发展态势和前景,本报告将“稳定同位素分析”首次命名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简称为同位素生物考古学),详细介绍了其概念、研究简史、分析原理、研究目标。最后,对今后如何深入开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
致谢:本课件的制作和发布均为公益目的,免费提供给公众学习和研究。对于本课件制作传播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作品或作品部分内容的著作权人以及相关权利人谨致谢意!